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09

[2+3+4]王子与公主的总有老死的一天。

[2]大典将至   我突然对藏在门后的家伙肃然起敬,这扇破烂的门即便是在它风华正茂的时候怕是也难挡逼人的绿色光芒。十分钟了,浸泡在绿光里的左半身已经开始僵硬。我会意地清咳一声那人才姗姗的穿门而入。在我打算大喊"你早就好这样进来"的时候,严肃的脸先发了话:"在一系列的恐惧驱使下,私已对伟大之墙夜以继日的加固和沿伸,尔无权过问缘由、经过、结果,唯有服从。私对于将尔与城隔开深感痛心,特邀尔参加城之大典。特此。"在我想明白罗马式大褂外搭配玉橄榄腰带为什么不协调之前,那张严肃的脸已经穿门而出。 [3]烂诗――脂肪 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你 在我身体的每个角落 如同匕首,刺退饥寒 你的伟大令我着迷 在没有饥寒的日子里 镜子里的我臃肿而可笑 我恨你!咒你!怨你!骂你! 你是如何混进我的身体! 现在我的身体里,到处都是你 我咒骂,但却离不开你 你这该死的脂肪 今天你60,我18。 [4]后Tor时代   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各种翻墙梯都崩塌了。   最强的Tor倒下了。是积极寻找新的出路,还是回过头来,重新思考?   如果我们可爱的政府倒了,信息的洪流能冲垮多少人坚持一辈子的爱国心?如潮的战事能冲走多少代人奋斗一辈子换来的和谐安宁?为了那些"可有可无的"真相,发展和生存是否真的值得被摒弃?   逝者已去,生者如斯。

[0+1]医学圣殿的准朝圣者

终于开学了。以新生的身份,我踏入了同济大学的大门。 我并没有太多的失望,却感觉到了另一番迷茫。大学生活竟然是这般紧凑,压得有些呼吸困难。教授心理学的老师这样诠释大学生活:"之前你们的父母,老师,亲戚都会告诉你,说'就块熬出头拉!到了大学一切都好了'。但是你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放屁。"于是,就像是把超级马莉打通关之后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奶牛关一般,王子和公主并没有从此幸福快乐得生活在一起,Mario的永不间断的冒险将胡桃公主永远甩在了噩梦里。 为了不让每个新生都怀着崩溃的心理状态开始大学生活,同济大学特地给新生安排了"第0周"(新手教育周)的缓冲。我已经不再记得这一周里具体发生了些什么,但是我能清晰地看见,我的迷茫有些缓解,我的憧憬被重新唤起。 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的面试我失败了。原因是我没答上来那个问题"经过大学这些年的学习,你觉得你的目标何在?"这是一个我问过自己无数次的问题"我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然而当我完成了从"面向高考"到"面向生活"这一身份的转变之后,我再一次迷茫了。 "你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成为一名医生,一名脚踏实地的医生,一名对他人作出影响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医生。" "你觉得作为一名医生,博士学历比硕士学历更能发挥你的社会价值吗?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你认为治病救人就是一名医生做好的作为,那你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高的学历,更本不需要留在三甲医院里,你大可以出没的山野农间,支援周边、西部,那些更缺医生的地方,那里远没有那么高的技术条件来发挥你的博士,硕士学历。即便如此,你仍需要这个博士学历吗?" 我愣住了,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考虑,我总是认为,求知应是人生的最高目标,所知的越多,未知得也越多,也就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探索。但当我真正走向这个知识的殿堂,我却发现将知识作为最终目标,加以膜拜与敬畏,而对于知识的应用置之不理,这本身竟是对知识的一种亵渎。"面向高考"的我曾经那样天真,认为知识本身的价值崇高无上,它的价值能被分数高低来衡量,分数能将人等高低进行区分。但那是怎样的一种天真啊。建立在"知识本论"基础上的...

Good night,google.

21:39,Google睡了,入了香甜的梦。 有时我不得不承认,我爱中国,这片美丽的大陆。我们有着最丰富的物产,最多样的气候,最多元的文化。经济上我们升腾着,身在上海我更是能感受到这一切。我们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这是我们的教育部门正放低声段迎合时代。作为现存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为别国做出了表率。 然而对于互联网,我们的部门显得过分的激进,充满了攻击性。 攻击是不安、恐慌、焦虑等负面情感累积而形成的外在表现。在互联网出现的这二十年间,修改历史和消息封锁失了效力。我能想象这是怎样无力的恐慌,这样让我理解这些年来煞费苦心的新闻监管,网络审查,金绿盾坝。 在西化而不功利的Google的熏陶下,我似乎差点忘记了自己身处的这个国度所独有的特色。功利,懦弱,听命,奴性,抱团围攻。我看见,我愤怒,但我却难有作为,我怎么说自己不是这国度里相似的一员。我也怒我自己。 看看新华网上关于Google的评论,熟悉的语调将我带入了文革的那些口传的岁月。二十年前,恰好是二十年前,青年的身影被压倒在坦克之下,对未来的担忧使变革者付出了血的代价。二十年后的今天,青年又将为国家的未来甘心付出怎样的代价。 晚安吧,Google。现实留给我们去思考,你只管天真地睡去。

第三周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窝囊。 开始前当几乎所有人都开始盘算着考完了到哪里哪里去玩,我自我标榜似地宣称:"我要去找份工作。" 而当受到我鼓舞的人已经在兼职处干了小半个月,没有受我鼓舞的人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兜了小半圈的时候,我却窝在家里苦于缺乏自我推荐的勇气。 以下与之上的吐槽无关: 排在日程表上的事项 1。背完所有4级词汇 2。读完因高中课时被耽搁的书 3。每天坚持锻炼 4。购买一些爬山用的装备 5。生日那天去献血 6。递交世博志愿者的报名单 7。在维基百科上编满100篇文章 8。试着写一部小说 被堆积的书目: 1。《傲慢与偏见》 2。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3。老舍的《茶馆》 4。《三国演义》 5。《冰心散文集》 6。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7。《冰与火之歌》从第一卷开始复习 8。重读《雷雨》 9。《世博日语100句》 10。《新视线意大利语》初级 11。《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最后几课 12。《美国众神》 13。《圣经》,读完信仰就加满了

梦并不虚幻

出自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九年六月九日,这一天我向我的高中生涯作了最沉重的告别。 幕布缓落,灯光渐退,观众离场,然而演员却站在舞台的中央,长久地无法离去。 "怎么办!"我站在幕布之后向着空洞的观众席大喊,"脱去了角色的外衣,卸下了人物的妆容。坚强是他的品德,闯荡是他们的命运。那在这之后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自己,我又该以怎样的面容去迎接射来的日光。" 一个空灵的声响伴随着长久的回音:"这一场戏已经落幕,下一场戏迟早会到来。" "可是现在呢?跳出戏外的我现在又该何去何从?"我大声质问。 长久的沉默之后又是一整轰响:"每一个剧本总有收尾,无论优劣悲喜,这是你应该接受的现实。" "也许我不该忐忑,而将心思放在如何去应对去解决这个突如其来的角色转变?"我试着阐释这句话的内涵,"当我不再是生活的剧中人,不再被既定的情节摆布,不再向着注定的结局前进,这一刻我才真正成为生命的主角。《人生》这部戏太长,谁能在此幕预知尾声。" 此时幕布忽然拉开,灯光骤亮,观众席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在座的是每一位曾经爱过我恨过我的人,他们见证着我的成长,从开场到结束,每一句对白和每一步走位。 我向着观众席深深鞠了一躬。 高中生活结束了,这是我的新开始。我从这一刻出发,

[当你投到6时,小绿人在你做出决定前先向你眼睛吐了口唾沫]

那天清晨,我的梦被一阵叩门声惊扰,虽然对方头上的绿光已经透过门板间的缝隙散进屋里,但当我开门时还是被这份热烈但不失优雅的强劲绿光推回了窗上。 “你好,我是来传消息的。”这位神灵说道,身上的光随着他的话语幻化出不同的波浪。当他清清喉咙准备继续往下说时我正打算开口问他要不要进来喝杯茶:“由于我们还不知道你是否犯了什么罪,所以为了保护你的安全和自由,我们已经在这个小屋周围彻夜砌了一堵墙。” “伟大的墙。”我虔诚地纠正道。 一缕银色的光从他脸庞流过,但很快消失了:“是的。如果你对此不满,我们建议你搬回城里,虽然这会使你失去威望和一定程度的自由。还有一点必须提醒你,投诉是没有用的。” 我微微地弯腰向他致意,但当我抬起身时他已经不见了。 介于我没有投诉的机会,所以我只能麻烦您在参观这个小屋前先翻墙。 也不会太麻烦的。

带着二十元逛书店

虽说马上就要考试了,但是这还是不能劝阻我借着清明的阴头去书店泡了一天。 当一个人面临着金钱与时间两难选择的时候,人们往往趋向于金钱,至少我是如此。 面对着书架上的商品书,我怎能不贪心地搂着手中的一本并不时地看着架子上名家的思索,即便我手头的资金不能支撑我买下其中的任何一本。 我逐渐能明白那些整日整日泡在书店里的人的心情了,不是因为不愿意买,而是舍不得买,怕是顾此失彼。 书作为精神食粮的载体,竟如同实体粮食一起步上了平步青云之路。在这样的双重饥荒下,只要能满足一者,便是好的。总是有愤世嫉俗者唾弃那些只顾埋头赚钱,而从不抬头望望那片人性的星空的人。我想,他们只是不懂的精神与肉体等价之理。 今天偶然与丰子恺的遭遇,平日里钻在书店里怎么也找不到的文集今天尽如此随性的撞入我的视线,大概是我平日寻觅任不够用心的缘故吧。观察到有一段时期的作品是从与梅兰芳的首次相遇开始写起,集子的最后一篇是梅博士的逝去,尽读出一份落花葬水的意蕴来。读丰文不多,文到此行。 也瞥见了林清玄的《林·清·玄》三书,页少而价高,只是匆匆几篇下肚没让我尝出这高价书之内的高价值。 《亲爱的安德烈》书面倒甚是清新引人,但其中母子间的笔锋差异和安德烈过于稚嫩的写作却给这本书添上了儿童读物的标签,唯之一憾,为之遗憾。 花了一下午在书店,净是些走马观花。不忍放下任何一本。最后随意拿了本周国平的《人生哲思路》算是给个谢幕。像是一位脱俗的背包客在花了一年时间聆听和观察江南风情不发一句评论,而在最后一刻拿出傻瓜机随意拍几张留念似的。能带走的是小乐,带不走的是大情怀。

“请以毁灭开头”

——标题出自一片语文作文题干 1月1日我与全市最优秀的3000名学子参加同一场考试   即使是经历了如此多的竞赛,我却从未如此冷静清晰的看见自己的不足。   所有人都是对的,父母,老师,同学。是我错了,我的傲慢和虚假的荣耀感错了。可是我是否该就此放弃登天的尝试,将目标降低?   不,决不!   天就在那里而我势必要等,哪怕是掰断我用来行走的优越感或是低下我从未低过的头颅。   或许之前我是神,掌管着井口的一方天空;然而之后呢,我是选择做一个没落的算命瞎子还是一个匍匐前行一步一血印的瘸子,我想我已经有了一个答案。 这是我考后发出的一条短信,记载了我当时最真切的想法。 新的一年已至, 在我生命的最后半年里,我发誓,用我的血与汗水完成一桩梦想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