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09

Good night,google.

21:39,Google睡了,入了香甜的梦。 有时我不得不承认,我爱中国,这片美丽的大陆。我们有着最丰富的物产,最多样的气候,最多元的文化。经济上我们升腾着,身在上海我更是能感受到这一切。我们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这是我们的教育部门正放低声段迎合时代。作为现存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为别国做出了表率。 然而对于互联网,我们的部门显得过分的激进,充满了攻击性。 攻击是不安、恐慌、焦虑等负面情感累积而形成的外在表现。在互联网出现的这二十年间,修改历史和消息封锁失了效力。我能想象这是怎样无力的恐慌,这样让我理解这些年来煞费苦心的新闻监管,网络审查,金绿盾坝。 在西化而不功利的Google的熏陶下,我似乎差点忘记了自己身处的这个国度所独有的特色。功利,懦弱,听命,奴性,抱团围攻。我看见,我愤怒,但我却难有作为,我怎么说自己不是这国度里相似的一员。我也怒我自己。 看看新华网上关于Google的评论,熟悉的语调将我带入了文革的那些口传的岁月。二十年前,恰好是二十年前,青年的身影被压倒在坦克之下,对未来的担忧使变革者付出了血的代价。二十年后的今天,青年又将为国家的未来甘心付出怎样的代价。 晚安吧,Google。现实留给我们去思考,你只管天真地睡去。

第三周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窝囊。 开始前当几乎所有人都开始盘算着考完了到哪里哪里去玩,我自我标榜似地宣称:"我要去找份工作。" 而当受到我鼓舞的人已经在兼职处干了小半个月,没有受我鼓舞的人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兜了小半圈的时候,我却窝在家里苦于缺乏自我推荐的勇气。 以下与之上的吐槽无关: 排在日程表上的事项 1。背完所有4级词汇 2。读完因高中课时被耽搁的书 3。每天坚持锻炼 4。购买一些爬山用的装备 5。生日那天去献血 6。递交世博志愿者的报名单 7。在维基百科上编满100篇文章 8。试着写一部小说 被堆积的书目: 1。《傲慢与偏见》 2。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3。老舍的《茶馆》 4。《三国演义》 5。《冰心散文集》 6。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7。《冰与火之歌》从第一卷开始复习 8。重读《雷雨》 9。《世博日语100句》 10。《新视线意大利语》初级 11。《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最后几课 12。《美国众神》 13。《圣经》,读完信仰就加满了

梦并不虚幻

出自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九年六月九日,这一天我向我的高中生涯作了最沉重的告别。 幕布缓落,灯光渐退,观众离场,然而演员却站在舞台的中央,长久地无法离去。 "怎么办!"我站在幕布之后向着空洞的观众席大喊,"脱去了角色的外衣,卸下了人物的妆容。坚强是他的品德,闯荡是他们的命运。那在这之后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自己,我又该以怎样的面容去迎接射来的日光。" 一个空灵的声响伴随着长久的回音:"这一场戏已经落幕,下一场戏迟早会到来。" "可是现在呢?跳出戏外的我现在又该何去何从?"我大声质问。 长久的沉默之后又是一整轰响:"每一个剧本总有收尾,无论优劣悲喜,这是你应该接受的现实。" "也许我不该忐忑,而将心思放在如何去应对去解决这个突如其来的角色转变?"我试着阐释这句话的内涵,"当我不再是生活的剧中人,不再被既定的情节摆布,不再向着注定的结局前进,这一刻我才真正成为生命的主角。《人生》这部戏太长,谁能在此幕预知尾声。" 此时幕布忽然拉开,灯光骤亮,观众席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在座的是每一位曾经爱过我恨过我的人,他们见证着我的成长,从开场到结束,每一句对白和每一步走位。 我向着观众席深深鞠了一躬。 高中生活结束了,这是我的新开始。我从这一刻出发,

[当你投到6时,小绿人在你做出决定前先向你眼睛吐了口唾沫]

那天清晨,我的梦被一阵叩门声惊扰,虽然对方头上的绿光已经透过门板间的缝隙散进屋里,但当我开门时还是被这份热烈但不失优雅的强劲绿光推回了窗上。 “你好,我是来传消息的。”这位神灵说道,身上的光随着他的话语幻化出不同的波浪。当他清清喉咙准备继续往下说时我正打算开口问他要不要进来喝杯茶:“由于我们还不知道你是否犯了什么罪,所以为了保护你的安全和自由,我们已经在这个小屋周围彻夜砌了一堵墙。” “伟大的墙。”我虔诚地纠正道。 一缕银色的光从他脸庞流过,但很快消失了:“是的。如果你对此不满,我们建议你搬回城里,虽然这会使你失去威望和一定程度的自由。还有一点必须提醒你,投诉是没有用的。” 我微微地弯腰向他致意,但当我抬起身时他已经不见了。 介于我没有投诉的机会,所以我只能麻烦您在参观这个小屋前先翻墙。 也不会太麻烦的。